改革创新破浪行 前海开放立潮头 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凝聚改革共识 提振发展信心(三)
更新时间:2025-08-27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

2025年8月2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2025年“凝聚改革共识 提振发展信心”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会议介绍了深圳银行业保险业2025年上半年运行情况,通报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深化行业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浦发银行深圳分行、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机构深化改革开放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深圳改革开放进程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深圳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大机遇,注入强劲动力。

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堵点卡点问题。在综合改革试点牵引下,围绕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支持前海改革开放形成一批契合深圳实际、彰显深圳特色、突出深圳优势的标志性成果,改革成效不断拓展改革活力不断释放。

探路科技金融改革深水区,深圳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成效显著

深圳是创新之都、科技之城。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倾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科技信贷、科技保险提质扩面,以科技支行建设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专营体系迭代优化,科技金融“四项试点”全面落地,为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截至20256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贷款突破2万亿;科技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8.8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3.12万亿。

构建政策引导和支持机制,完善“工具箱”。深圳金融监管局召开全辖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加强资源统筹、凝聚各方合力,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新路径。今年印发《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深圳银行业科技支行建设 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聚焦产业所需金融所能,引领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进一步建机制、谋创新、促合作、助发展,打造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良好生态,引导金融资源加速向“新”聚集。

发挥科技支行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样板间”。优化科技支行建设标准,鼓励围绕管理机制、核心能力、产品体系、生态网络、品牌与影响力五个维度开展建设,着力培育更多体系适配、专营专注、服务领先的科技金融一线网点。截至目前,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有关部门推出两批45家科技支行(专营机构),实现对前海、河套、南山、光明等深圳科技创新重要承载区、功能区、产业园区的全覆盖。支持科技支行围绕科技型企业研发需求等在科技信贷领域开展试点。科技金融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科技信贷余额、客户数稳步增加,服务科技型企业质效显著提升。

聚引金融活水精准服务科技创新,激活创新力。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有序开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畅通银企对接,推动机构参与“20+8”产业投融资并购对接活动、路演活动等,促进并购交易精准耦合。截至2025年6月末,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落地109.50亿元,规模居试点城市前列。AIC股权投资试点稳步扩面,优化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锚定深圳“20+8”产业,推动行业积极布局设立AIC股权投资基金,形成一批储备项目和投资标的库。截至6月末,深圳4支AIC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落地,规模51.6亿元。招商银行AIC获批在深筹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落地见效,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平安人寿获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平安资管在深圳前海设立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太平资产获批投资设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设立的“20+8”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的基金。

优化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机制,助知产变现。深圳是全国首批8个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地区之一。深圳金融监管局协同市委金融办、市知识产权局制定试点任务分工落实清单提出五方面30项特色举措,破解知识产权金融堵点难点,推进试点落深落细。联合印发深圳市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两张清单”,汇集81款特色保险产品、103项知识产权金融产品;联合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线上+线下”业务培训和政策宣讲,指导深圳市知识产权金融协会印发《知识产权金融一本通》,确保政策直达快享。辖内34家银行机构开展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推动专利变现便利化。截至20256月末,辖内银行业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246亿元,同比增长26.8%。

升级科技保险产品服务,护航新赛道。联合市委金融办出台《关于推动深圳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对大力发展科技保险作出任务部署。目前内保险机构已备案399款科技保险产品,今年以来新增备案科技保险产品86款。知识产权保险、低空经济保险、机器人保险等产品和服务创新突出,市级统筹与各区特色政策结合的科技保险政策体系初步成型。指导行业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保险(深圳地区)示范性条款》,报备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落地全国首单政府投保的低空经济领域三者责任保险,制订全国首个无人机保险服务标准。推动成立国内首个海外知识产权联共体,破解海外知识产权保险“不敢保”难题。

破局开放新蓝海,为前海打造湾区核心引擎贡献金融力量

今年是前海合作区成立15周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聚焦前海功能定位,深入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加强央地协同,深化深港合作,让更充沛的金融活水涌向“自贸试验田”,为前海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5年6月末,辖内银行对前海企业发放各项贷款5038.44亿元,较年初增长12.16%。

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扎实推进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按照内外一致原则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类金融服务,支持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各项业务试点。联合有关部门发布《前海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支持前海建立健全以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为重点的政策体系,进一步丰富前海金融政策包、工具箱、组合拳。持续深化跨境金融监管合作。在总对总的MOU框架下,深港监管跨境会议、培训互访、检查交流密集开展。粤港澳深四地保险监管联席会议、深港合作委员会会议成功举办,成为推动大湾区金融发展创新、互联互通的重要平台。

  稳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准入限制措施,优化行政许可审批服务,明确自贸区内外资金融机构准入事项必须于120天内办结,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在前海展业兴业。支持高水平建设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香港大新银行深圳分行落地前海。批复同意微众银行设立民营银行首家境外科技子公司,丰富香港科技金融生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今年7月批复同意香港富邦银行筹建深圳分行,推动优质金融要素加速聚集前海。截至目前,13家境外银行在前海设立了法人及分支机构,前海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港资、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深化深港金融互联互通,打造金融改革创新承载平台。稳步推进“跨境理财通”2.0版落地实施,截至20256月末前海合作区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5.39亿元。支持深港保险机构开发跨境保险产品。2025年上半年,我局备案跨境医疗险产品8款,为大湾区居民提供风险保障超30.2亿元。深入实施跨境车险“三地保单、一地购买”,优化跨境车险承保理赔服务,稳步推进“等效先认”在深落地。持续升级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让企业告别“跑腿验证”烦恼,加快两地数据“双向奔赴”。截至2025年6月末,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已累计连接超过15家合作机构,上线业务场景8个,完成存证及验证业务超过1700笔。便利港人港企在前海创新创业。开展面向港人的信用卡视频面签业务。扩大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鼓励开发香港居民专属信用卡,满足港人区内生活消费需求。推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园区孵化贷、科创贷等“入园即贷”服务,便利港澳青年扎根前海就业创业。推动成立前海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深耕前海合作区创新沃土,助力深港两地优质科研成果“落地成金”。

改革风劲,开放潮涌。在新的起点上,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将继续弘扬特区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姿态勇毅前行。在金融改革中破题攻坚,在扩大开放中链接世界,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深圳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0755-86316618
adhr@qhiex.com
了解保交

平台介绍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法律申明

关注前海保险交易中心
微信号:qhiex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 粤ICP备14025247号